出资的法律依据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出资的方式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出资人可以用 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出资的 必须是即可以依法转让的,并且可以用货币估价的,只有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才可以作为股东出资的财产。另外,《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商独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也都对出资者可以用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作价出资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可以用 出资,同样作为 出资的,同样也需要全体合伙人或者评估机构对出资的 评估作价。
并非所有的 都能作为财产出资,只有依法转让且能评估作价的 才能作为出资财产。
出资的流程
(一)评估价值
对其股东持有的 资产进行评估,出具相应的评估报告。
(二)资产验资
根据已经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进行注册资本出资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
(三)产权变更
将评估后的资产产权从股东转让到公司名下。
(四)办理工商执照变更
根据已经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验资报告,及变更登记申请书等企业申报材料,到所属工商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备案。
出资的注意事项
由于 为无形资产,所以按照公司法规定应当评估作价。
出资的常见问题
① 出资没有上限?
②可以出资的 类型?
专利、专有技术、商标、著作权、域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
③ 出资有没有法律风险?
出资只要履行了出资义务,不存在瑕疵,法律容忍 减值。
《<公司法>解释三》第16条规定:“出资人以符合法定条件的非货币财产出资后,因市场变化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出资财产贬值,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该出资人承担补足出资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简单说,就是 出资人已经完全履行了出资义务,且不存在履行瑕疵,那么即使出资后发生 减值的情况,也不承担相应的补足出资的责任。达到免责的条件为: 已经从原权利所有人转到新公司,办理了相应的官方权利人变更程序,实际已经交付使用;并且 减值不是因为出资人的主观过错造成的;评估机构没有虚假评估;权利主体不存在不适格的情况等。否则出资人、评估机构均涉及虚假出资问题,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④ 出资后的股权可以自由转让吗?
出资简单说就是用 换股权,出资完成后,获取的股权与实物、货币、土地使用权出资获得的股权具有同等的权利。
⑤ 出资要缴纳哪些税?
营业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出资属于“营改增”范围,不用缴纳营业税。
增值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技术转让服务,是指转让专利或者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业务活动。”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附件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规定:“技术转让,是指转让者将其拥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有偿转让他人的行为”,并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专利及专有技术出资应该缴纳增值税,但是在现有规定下免征增值税。
印花税:根据《印花税税目税率表》的规定,立据人应对产权转移书据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五贴花。也就是说 出资人,应该按照出资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所得税:如果 出资人为个人,那么根据2015年3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规定,以及 201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以下简称101号文)此文规定:选择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政策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投资入股当期可暂不纳税,允许递延至转让股权时,按股权转让收入减去技术成果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差额计算缴纳所得税。咨询热线:18688826521(微同)
总体来讲,企业不纳税,个人需要缴税但可以递延纳税,只要不转让股权,公司一直用着专利,出资人就永远不用上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