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安区发布了《宝安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人才政策实施方案”),这个被誉为“覆盖范 围更广、投入力度更大、服务保障更优”的人才政策实施方案,相比于之前的宝安人才政策,有哪些更“接地气”的政策?更实在“干货”?为此,我们盘点梳理了 “人才政策实施方案”22个部分中的10大特点,并对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
主要内容
宝安区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宝 安深化、细化、特色化的人才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区人才政策的叠加效应。“人才政策实施方案”共22个部分、88条、286个政策点。88条政策 中,对应落实市政策的46条,直接执行市政策的35条,最后还有宝安区特色政策7条;286个政策点中,108个是区政策点。
“人才政策实施方案”围绕宝安“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高端人才不多”、“政策部门 化、碎片化,吸引力不强”、“人才服务被动、滞后”等问题,对标先进,开门定政策,在政策创新、优化、提升上下功夫,制定能实实在在落地且能立竿见影的 “实招”。起草期间,区委组织部向30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先后召开17场征求意见座谈会(涉及69家单位,共215人参加),多次邀请市相关 部门和人才专家进行研讨论证,力求政策精准、有效。
政策解读
建立宝安特色的 人才分类机制
人才金字塔 不拘一格迎人才
在全面保持与市高层次人才体系衔接的基础上,宝安建立了人才分类机制,打造宝安人才金字塔,实现对宝安当下所需各类人才全覆盖。无论你是哪一类人才都可以“对号入座”。
塔尖是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 人才、后备级人才以及“孔雀计划”A、B、C类人才。塔身是宝安区级高层次人才。在原有的宝安区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基础上,重新进行修订完善,提出了产 业类、教育类、卫生类、综合类人才标准,共66条,将宝安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但够不上市级高层次人才标准人才纳入区级高层次人才进行重点保障。同时, 针对标准没有覆盖到的特殊人才,在标准认定之外建立了专家举荐高层次人才机制,由3名宝安的地方级领军人才联名举荐也可认定为区级高层次人才。塔基是基础 性人才,覆盖了新引进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工匠人才、创客人才等中初级人才。
“人才金字塔”的结构基本上涵盖了宝安当下所需的各类人才,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向各级各类人才 发放“大礼包”
提高补贴标准 措施含金量更足
对人才,宝安从不吝啬。翻看新出台的“人才政策实施方案”,宝安招才引才的诚意明显、决心十足。“人才政策实施方案”相较以往,政策资助力度更大,含金量更高,条条都是干货,都是人才能够切切实实享受得到的“大礼包”。
对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宝安区在市资助的基础上给予1:1追加奖励补贴。如1名杰 出人才到宝安,可以获得市和区各600万元、共1200万元的奖励补贴。对新认定的宝安区级高层次人才,提供20万元生活补贴。对教育、卫生领域高层次人 才,制定了更加优惠的奖励补贴政策,最高补贴300万元。对新引进的基础性人才,除了等额追加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3万元、硕士2.5万元、本科1.5万 元)之外,对来宝安的名校(《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综合排名达到前500名)毕业生,给予博士5万元、硕士2万元、本科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1名高校应 届毕业生最高可领到11万元的补贴)。特别是对宝安区教育、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制定了更加优惠的奖励补贴政策,最高补贴300万元。
实施人才安居工程
住房有保障 实施紧缺人才“1000工程”
为了人才能够在宝安安心“安家”,宝安从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为重点,“衣食住行”全方位免去人才的后顾之忧,打造留才生态圈。
特别在人才住房保障上,加大人才住房供给、加强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等等,宝安力度空前。为加大各类人才安居保障,宝安2020年前在每个街道规划建设至少1个人才安居小区,全区筹集提供不少于1万套人才住房;2018年前在每个街道建设1个以上青年人才驿站。
未来5年,宝安每年将拿出不少于1000套住房帮助企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人才。目前,宝安区正在制定2016年紧缺人才引进“1000工程”实施方案,计划面向产业、科技、教育、卫生以及其他重点领域各拿出200套住房,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
在原有的保障基础上,“人才政策实施方案”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安居办法。宝安区高层次人 才符合条件的,可选择最长10年、每月5000元的租房补贴,或选择免租入住最长10年、建筑面积9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教育、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符合 条件的,可以享受建筑面积90-150平方米左右的10年免租住房,全职工作满10年,特别优秀、贡献突出的,可以终身免租居住。
实施“建站引才计划”
搭建载体育才,完善资助机制
有了人才,还要有能供其“尽其才”的培养载体。为此,“人才政策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鼓励用人单位设立科研机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载体,对载体的建设和运营给予资助。
如对企事业单位设立的院士(科学家、专家)工作站(室),在市开办经费资助基础上,给 予50万元—100万元的等额配套资助。对博士后工作站,未来五年,宝安区争取新增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合作研究基地)不少于40家,力争招收博 士后研究人员不少于500名。对正常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合作研究基地),在市资助基础上,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等额配 套资助。对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接收的在站博士后人员,在市资助基础上,给予12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对在我区从事科研工作的出站留深和来深博 士后人员,可获得总额30万元的科研资助。
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宝安区将遴选一批重点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培养 实践基地,从源头抓好优秀大学毕业生引进工作。未来五年,争取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不少于50家,每年吸引1000名以上博士生和硕士生来区从事科 研工作。对正常开展博士生、硕士生接收工作的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可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到基地从事产业类学位论文科研的课题研 究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来区实习的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最长不超过1年的实习补贴。
建立人才创新创业 动态扶持机制
动态跟进,“一揽子”打包扶持
政策的动态跟进,既表明了宝安区对人才后续发展的关注扶持,也是宝安区对人才落地的走心承诺。宝安从人才创业资助、场租补贴、金融支持、创业辅导、技术转移和保护等多个方面制定“一揽子”扶持措施,鼓励人才在宝安创新创业。
“人才政策实施方案”中,宝安建立了一套具有宝安特色的人才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如高层 次人才、博士、硕士及归国留学本科人员创办的入孵科技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经区认定的创客团队项目,给予10万元 的一次性资助。对获得市级资助的创客个人、创客团队项目,按市资助额的50%给予配套资助。
宝安区高层次人才创业或成果转化项目好的,经评审后,可获得最高500万元的资助,以及最长3年、500平方米以内、每月最高40元的场租补贴。如果创业企业发展较快,发展前景广阔的,还可以获得500万元追加资助。
大力引进宝安“凤凰团队”
配套扶持,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宝安将大力引进和培育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宝安“凤凰团队”,经评审认定后给予研发项目实际投入50%、最高3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每年引进和认定“凤凰团队”不少于20个。
此外,“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可以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扶持, “千人计划”、“特支计划”、广东省领军人才可获得100万元创业支持,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孔雀团队”可以获得最高80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资助,以及 3000平方米以内、不超过3年、每月每平方米实际租金50%且不超过50元的场租补贴;对市认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预备项目团队,给予市级资助经费 50%、最高25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资助。
建立“宝安工匠”多元培养机制
技能大赛,促进人才成长
“人才政策实施方案”更加注重政府主导,充分调动企业主体、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人才团体等参与人才引进等参与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的积极性,打好引才育才的组合拳。
宝安区在区职业能力开发局的基础上组建区职业训练局(城市学院),支持职业技术学校、企业培养人才,激励技能人才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着力打造一支与“产业名城”相适应的“宝安工匠”队伍。
技能人才取得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职业技术资格,且列入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的,可 以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5000元的奖励。职业培训机构及载体每培养1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且属于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的,可以分别给予2万 元、1万元、3000元的奖励。鼓励企业设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等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最高给予50万元的奖励。为了给“宝安工 匠”搭建技能比武的大舞台,宝安区每年将举办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得各工种竞赛前3名的选手授予“宝安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对各工种竞赛前6名的选手 给予最高1万元的奖励。
遴选宝安“金凤凰”“金梧桐”
完善人才激励,“真金白银”送支持
为鼓励更多的人才到宝安安居乐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宝安区每两年将评审认定一批优秀人才“金凤凰”、引才先进单位“金梧桐”,每次评审认定“金凤凰”不超过20名、“金梧桐”不超过5个,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的经费支持。
设立宝安“引才伯乐奖”
人才的到来,少不了独具慧眼的伯乐的强力引荐。“人才政策实施方案”鼓励企事业单位、 人才中介组织等引进和举荐人才,对成功为宝安区引进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区级高层次人才以及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孔雀团队”、“凤凰 团队”的企业、园区、人才中介组织等,每引进一人(团队)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强化中介激励机制,发动社会引才
人才服务贴心,办事更便捷
海归人才、专家、博士们来到宝安该找谁?宝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建立1+6+N人才服务体系,搭建人才办事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为人才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力度。
“一门式”综合人才服务平台——建立区人才服务中心和6个街道人才服务中心,为人才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选聘一批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在宝安提供“一对一”的全程跟进服务,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全力解决人才困难。
“一网式”智慧人才服务平台——运用“制度+科技”,升级改造宝安人才工作网,开发建设智慧人才服务网络平台和手机APP,打造O2O全天候人才服务模式,实现全区人才业务100%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
人才公共服务清单——及时制作并向人才发放人才政策清单、经费资助清单和人才服务清单,列明人才可以享受的优惠服务、政策措施,明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及时限、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等,为人才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务。
凤凰优才卡——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人才凭卡可直接到区人才服务中心或相关部门享受政务办理、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住房安居、创业扶持、法律咨询、文体旅游等服务。